測量原理
羅維朋比色計是利用減色法原理設計的目視色度計。它利用一系列的濾色片對白光加以吸收,通過濾色片后的光色與待測顏色進行比較測量。它是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目視測色儀器?梢詼y固狀、液狀等物質的顏色,國際上普遍用來測量色度的儀器。我國食油、松香、烤膠等行業及有關的國家標準也采用了這種儀器。 把一視場中兩部份的顏色視覺效應調節到相同或相等的方法叫做顏色匹配,WSL-2B比較測色儀就應用了這一原理。通過目視匹配進行顏色比較測量.通過儀器上方豎向的目鏡筒可以看到被放大了的左右兩個方形的視場, 左視場 是待測色光,右視場是用三原色濾色片組合產生的比較色光。測量時通過調節左右視場的濾色片使兩部份視場的顏色完全一致,調整中性濾色片來改變光的亮度,直到使它與待測色匹配。此時儀器所指示的羅維朋色標度就是被測物體的色度。
羅維朋比色計由標準白板、比色箱、羅維朋濾色片組和一鏡筒組成,比色箱由一板金殼體構成,其內表面涂有均勻的白色無光漆,左右有二個25W乳白燈泡,它們與白板各成±45°角,由六個面形成光線漫反射箱,以保證兩觀察視場具有相同的照明條件。箱底設有一矩形槽,用于放置長度小于150mm的比色皿,后蓋板所開的二個孔裝有標準白板,而下面一孔有時也裝待測的非透明樣品(另用附件中的裝樣夾具),比色箱前部有一濾色片盒,濾色片支架可在槽中自由移動,色片盒上有一個供裝觀察鏡筒的螺旋。其旁邊的電源開關可同時控制兩只燈泡。 觀察鏡筒下面的光學系統將光線反射90°并將觀察視場分為左右二個部份,左部顯示樣品的顏色,右部顯示濾色片的顏色,鏡筒螺旋上的藍色校正濾色片用于校正光源的色溫。
顏色的命名
目前用一原色來描述某一顏色的方法較為普遍,但是有些部門為了更方便起見,或為了某種特定的需要,采用六種顏色描述方式,F對這六種顏色略作介紹:
1. 紅:羅維朋紅色
2. 橙:紅與黃的結合。若黃占多數,為黃橙色,若紅占多數,為紅橙色。
3. 黃:羅維朋黃色
4. 綠:黃與藍的結合。若黃占多數為黃綠色;若藍占多數為蘭綠色。
5. 藍:羅維朋藍色
6. 紫:紅與藍的結合,若紅占多數,為紅紫色;若藍占多數為蘭紫色。 各種顏色都有“亮”、“暗”的概念。當三種原色都被用于比色時,該樣品稱為“暗*色”,其中最弱的一種原色值稱作暗度值。當測量中必須使用中性灰片時,該樣品稱為“明*色”,中性灰片的色標值即為亮度值。 例:某次比色測量的結果為:紅10.5;黃7.2;藍3.1,三種原色均用上了,其中最低的示值藍3.1即為暗度(紅3.1、黃3.1、藍3.1),由于余下的紅7.4、黃4.1含有相等的4.1。所以,橙的值是4.1、紅的值是3.3,故樣品稱為“暗紅橙色”。依此類推。表1為若干樣品的記錄結果,用戶可參考此表的格式制作測試手冊以供記錄數據和長期保存。